为有效规范电动车交通秩序,进一步预防和减少辖区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,普陀区聚焦“提质增效”目标,“对症下药”着力整治春季电动车违法“顽疾”,全力维护辖区道路交通安全、有序、畅通。
一、聚焦顽疾痼疾,分析研判“提实效”。认真分析今年以来电动车交通事故情况,结合当前辖区特点,研判道路交通形势,找寻电动车整治工作中存在的盲区和薄弱点,围绕事故预防“减量控大”工作和“一盔一带”安全守护行动,明确工作重点,科学布控警力,精准出击,着力消除交通管理漏洞和盲区。
二、聚焦隐患排查,源头治理“无死角”。深入辖区各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,重点对是否存在经营性“拼、加、改”装电动自行车、销售未经强制认证、无合格证、无厂名厂址等来源不明和不合格的电动车等情况进行检查,切实做到摸清底数、全面排查、指导督促、严肃查处。
三、聚焦细查纠治,违法整治“保秩序”。立足辖区道路交通实际,坚持高峰守点、平峰守线相结合的措施,在辖区内重点时段、重点路口、重点路段设置卡点,着重对电动车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、闯红灯及非法改装等各类违法行为开展高压整治。同时,排查、登记辖区的易堵路段、交通乱点,集中优势警力大力整治对摩托车、电动车乱停乱放密集点并按照规定依法作出处罚。3月以来,共查获电动自行车违法4070起,其中闯红灯782起,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2556起。
四、聚焦广泛宣传,警示教育“促实效”。深入辖区住宅小区和电动车集中停放点以及各施工工地,广泛宣传电动车交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。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,通过对交通违法人员进行面对面教育,向电动车驾乘人员讲解交通违法的危害性,进一步提升群众交通安全意识。宣教中,共张贴宣传海报30余份,发放宣传手册90余份,切实提高宣传实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