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陀大队多措并举倾力提升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效能
发布日期:2025-06-27 11:27
浏览次数:
信息来源:区应急管理局

针对农村地区群众分散性大、宣传覆盖率低、常态教育跟不上的短板和难点,普陀大队结合春夏季辖区实际,立足当前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特点,通过构建广宣传、全覆盖、大矩阵、拉网式的宣传格局,全面提升“交通安全宣传进农村”工作质效。
    一、强化部门联动,形成长效机制。一方面,加强组织领导。大队根据《普陀区老年人道路交通安全精准宣教工作实施方案》,明确宣传工作步骤和实施阶段,成立由大队分管领导及各中队负责人为组长、中队部门民警为成员的农村宣传小分队9组,充分挖掘人员潜力,拓宽宣传阵地,发挥引领带动作用,“以点带面”抓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相关工作,营造良好的交通安全宣传氛围。另一方面,强化部门联动。联合辖区派出所、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,合理划分职责范围,充分整合宣传资源,巧妙利用现有条件,把宣传舞台搭建在集市、广场,通过播放警示教育片、讲事故案例等方式普及交通安全知识、介绍行车注意事项,有效提高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,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。
        二、构建分类宣传,拓宽宣传渠道。一方面,风险人群精准宣。分析道路上老年人多发的事故形态,同时排查发生事故、存在违法行为的老年人开展上门宣教,通过VR眼镜实景再现等方式提高老年人交通安全意识。同时,将农村地区近年来发生的交通违法、典型事故案例及农忙时节、雨天、夜间出行提示制作成图文、视频资料,通过创建“农村驾驶人交通安全宣传”微信群,定期向农村货车、面包车驾驶人推送,进一步提高其防御性驾驶能力。另一方面,聚集群众广泛宣。组织宣传小分队深入集市、田间地头等人员聚集地,发放宣传册,用“拉家常”的方式,耐心解答老年人对交通法规的疑问,引导他们养成“一慢二看三通过”的出行习惯,劝导务农、务工人员自觉抵制乘坐超员车、货车和农用车出行,坚决杜绝酒驾、超速、三轮车违规载人、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等违法行为,倡导树立文明交通安全意识。近期,在微信群累计发送相关图文、视频案例20余条,发放宣传手册120余张。

三、紧盯氛围打造,强化多元宣传。一方面,开展阵地宣传。充分利用沿线村社LED显示屏、农村大礼堂交通宣传栏、菜场宣传窗等阵地平台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,对重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警示曝光。充分发挥好农村交通安全广播站优势,依托广播站“大喇叭”“小喇叭”对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实时远程喊话劝导提醒,制止行人、非机动车驾驶人的违法行为,达到“受众一个、带动一家、影响一片”的宣传效果。另一方面,借助新媒体平台。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受众面广、传播速度快的特点,量身打造针对性宣教视频,积极加强与新闻媒体平台的联系,在各大媒体客户端平台进行投放推广,切实增强驾驶人的安全行车意识、行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社会公众的文明交通意识,让安全出行的理念入耳、入脑、入心。


打印此页
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