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陀区精准法治护航 破题企业急难愁盼
发布日期:2025-08-13 09:28
浏览次数:
信息来源:政治处(挂办公室牌子)

“船员工伤住院时,个别社会人员假冒法律从业者的虚假承诺行为干扰协商进程”“航运产业传统安全教育模式亟需创新”……在8月7日上午,普陀区司法局联合海事、港航、自贸等部门召开的油气贸易产业政企座谈会上,多家企业负责人直抒痛点。这些来自产业一线的真实声音,正是普陀法治护航海洋产业精准发力的坐标点。

针对企业风控需求,区司法局于会上宣讲《油气贸易产业风控法务指引》。该指引直击油气全产业链企业合同签订、油品海上运输、跨境结算等高频法律风险,为企业构建合规“导航图”。同步推出配套通识版,对原指引核心内容进行凝练,聚焦“企业设立准入、经营行为红线、安全环保责任”等5大关键板块,细化19项基础合规标准,为企业提供简明实操规范。

针对企业提出的具体关切,区司法局积极予以回应并给出针对性解决方案。对于船员工伤处置中存在的“个别社会人员假冒法律从业者的虚假承诺行为干扰协商进程”问题,建议企业完善内部工伤处置规程,从制度层面筑牢风险防范,同时充分依托区级涉海涉渔专业调解力量及普陀特色“法拼团”法律服务资源,为船员提供权威的法律咨询渠道,确保工伤协商在法治轨道上高效推进。针对船员法治安全教育形式创新的诉求,区司法局将联合海事等专业部门,探索推行“指尖上的法治安全课堂”,充分利用船员碎片化时间,让法治安全教育更生动鲜活、更贴近实际、更见实效。

此次座谈会,是普陀区持续构建油气全产业链法治保障体系的一个生动缩影。会前,北京恒都(宁波)律师事务所的资深律师已为在场的15家航运企业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了针对性的法律风险讲座,剖析常见法律陷阱;沈家门海事处也开展了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培训,夯实安全基础。

普陀区以《油气贸易产业风控法务指引》为杠杆,撬动油气全产业链法治化升级。下一步,普陀区司法局将持续发挥法治统筹协调作用,联动“N”方专业力量,推动政策供给、行业监管与专业法律服务深度融合,为油气全产业链提供全周期法治支撑。


打印此页
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