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江舟山普陀区“银发”调解队:“海上枫桥”里的“定海神针”
发布日期:2025-08-13 09:29
浏览次数:
信息来源:政治处(挂办公室牌子)

跨海追薪的“云端解纷手”

“老陆,66个安徽老乡的工资终于到账了!”2022年8月,看着手机里接连弹出的转账截图,陆胜品长舒一口气。当时,他刚处理完一起棘手的欠薪案:朱家尖养蟹场老板黄某拖欠66名女工20余万元工资后玩起了“失踪”,工人们情绪激动,扬言集体上访。

陆胜品深知农民工讨薪的迫切心情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。他迎难而上,通过多方渠道,终于找到了躲藏的黄某,通过耐心释法明理,反复强调支付劳动报酬的法律义务及其逃避的严重后果,敦促其履行责任。说服黄某还钱后,更大的难题接踵而至:66名工人早已分散到全国各地打工,如何核实身份、确认金额、完成手续?

“办法总比困难多!”陆胜品带领团队创新思路,用电话、微信逐人核对信息,远程制作笔录;依托“浙江解纷码”平台,指导工人在线完成身份认证、协议确认和电子签名。那段时间,他的手机成了“热线”,常常凌晨还在回复消息。经过近3个月不分昼夜的细致工作,所有文书手续顺利完成,拖欠的工资终于全额发放到66名民工手中。钱款到账的信息,从全国各地汇聚到陆胜品的手机上,那一刻,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欣慰。

从司法行政干部到社区书记,再到调解员,陆胜品的岗位在变,为民服务的初心不变。他拥有20年司法行政工作经历,曾荣获“全国优秀司法所所长”称号,对调解事业的热爱,退休后选择继续发光发热,去年年底还当选为普陀区人民调解协会会长,是人民调解员队伍中的标杆。“我们多跑一步,群众就少些委屈。”他说,这是老调解员们的共同心声。


打印此页
关闭窗口